肌肉男肌肉车酷爱ldquo肌情r

说起美国,除了可乐、汉堡、好莱坞,你必然还会想起荧幕上那些肌肉男,尤其是施瓦辛格。是的,美国人就是喜欢肌肉发达的身体。

美国肌肉文化与健身教父杰克-拉兰内息息相关。拉兰内从开始走上电视荧幕,他的节目专门普及健身和健康饮食的知识,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他最终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健身革命,丰满的肌肉成为了美国人的审美标准之一。

在肌肉男成为爆款的同时,肌肉车也随之而生,它兴起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刚好与拉兰内掀起健身革命时间吻合。应该说,肌肉车是肌肉男审美的衍生。

肌肉车体型宽大、线条刚硬,外形富有肌肉感觉,说白了就是汽车中的肌肉男(可看看施瓦辛格的照片脑补一下)。当然徒有其表是不行的,真正的肌肉男必须要有力量。所以肌肉车都搭载大排量发动机(通常是V8)。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汽车走进普通美国家庭,美国人都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在这种环境下,美国的汽车工业火了,美国也逐步成为轮子上的国家。

肌肉车必然在美国火爆,因为美国人奉行实用主义,也就是功能至上。方头方脑的车型虽说美感差一些,但成本低,很符合美国人的尿性。颜值神马的差不多就行,反正价格便宜,也不能太讲究,只要耐操就行。

既然便宜,势必就弄坏了不心疼,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出幺蛾子,经常操车取乐。一群群年轻人一言不合就赛车,看谁跑得快。

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启了最嗨的全民赛车时代。一种叫做DragRace(直线大赛)的赛车活动在民间兴起,这种游戏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纯粹比加速度的游戏自然是需要大马力的汽车,于是肌肉车受到追捧。接着各车企也参与进来,纷纷制造大马力肌肉车。

-年的十年间,各大车企竞相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款肌肉车。福特野马、雪佛兰科迈罗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直线条虽然成本低,但不论出于风阻还是审美考虑,曲线都是必要的。当制造工艺提升之后,肌肉车就开始圆润一些了,年,福特野马率先推出了PonyCar,一位新生代的“肌肉帅哥”。

PoneCar的体积比传统肌肉车略小,属于紧凑型,不过车头很长,而座舱较短。外观也比前几代肌肉车圆润一些。最典型的是进气栅格设计成咧嘴状,有点像鲨鱼的嘴。总之,不但看起来很man,而且很帅。

福特野马的价格也很亲民,便宜到普通人上班族都买得起。便宜、美观、性能也不错,这种车不火没天理,于是就出现了美国人民排队购买野马的场景。看到野马的火爆,雪佛兰马上跟进,推出科迈罗。而克莱斯勒的反应有点慢,到年才推出道奇挑战者。

然而,正当肌肉车方兴未艾时,70年代石油危机到来了,而肌肉车都是油老虎,百公里油耗最低也要20升,如果不好好开的话,30升40升都有可能。同时代,美国国会又出台了环境保护法,限制肌肉车发展。一系列打击,最终导致肌肉车浪潮开始退去。

到了80年代,肌肉车市场只剩下福特野马,雪佛兰科迈罗,庞蒂克火鸟还苟延残喘。其他的基本销声匿迹。

就这样肌肉车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肌肉车这个种族。

然而在年,福特再次引领风潮,推出新一代野马,肌肉车复古风随即兴起。年,克莱斯勒重新推出道奇挑战者。年,雪佛兰也推出新版大黄蜂。年,道奇又推出现代版战马(Charger)。

当然,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如今的肌肉车基本是中小排量,并且使用了节能技术,外形则是在经典的式样中加入了曲线元素,这样一方面更适合当代审美,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风阻,从而减少能耗。

从肌肉车的历史,我们能看到物极必反的道理。性能把肌肉车推上了巅峰,但对于性能的无限追求却让肌肉车走向不归路,狂暴的动力带来极速的同时也带来高油耗、高污染和多事故。上世纪80年代的F1与拉力赛也是这样,疯狂追逐马力,结果导致一系列的恶性事故。

痛定思痛,如今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变得日趋理性,不再一味追求速度,人们更看重汽车的安全、节能和环保。在这种潮流下,肌肉车淡出市场也是必然。而野马、科迈罗和挑战者的重生更多的是车企重温旧梦,贩卖情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com/flsc/9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