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假如人类离开地球,你认为哪种生物能顶替人类成为新的地球霸主?而除了灵长类外,地球上是否有生物也能发展出文明能?是社会性强出名的狼或是以高智商著称的海豚?然而在今天,将给大家带来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大家好,这里是奇闻密探,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或许会发展出文明的超高智商生物——章鱼。
提起章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年章鱼保罗预测世界杯一事,也因此事,让章鱼拥有高智商一事暴露在全球观众们的面前。
章鱼又称“八爪鱼”,具备着8条布满圆形吸盘的柔软触手,是头足纲的软体生物,也是地球物种中,少数手脚长在头上的生物,它们不仅是人类口中的廉价美食,也是各类智商测试中的“常客”,明明软体看着又不聪明,但他们却往往凭借智商反杀捕食他们的脊椎动物,杂食的他们连鲨鱼都吃。
究竟是多高的智商,才能让他们面对深海霸主都反杀为食呢?
为了探查章鱼的智商,曾有科学家将章鱼关进一个正方形透明盒子里,仅留了一个2厘米的透气口,而正当大家以为章鱼会同其他生物一般,对陌生环境感到恐惧四处冲撞盒子内部时,章鱼却冷静地张开了它的触手探明周边环境,在找到透气口后,利用自身柔软的身体结构,将一条条触手先后伸出盒外,最后成功从小孔脱逃。
对此科研人员进行另一场测试,在章鱼饲养缸中投入了两个装有螃蟹的密封玻璃瓶,没过多久就有一只章鱼利用触手轻易的将玻璃瓶上的软木塞拔掉,倒出瓶中的螃蟹并吃掉,一旁的章鱼在看到“同伴”的行为后,也用同样的方式吃掉螃蟹,而在此前科研人员并没有让章鱼接触过这类结构的瓶子。
之后科研人员又多次进行测试,发现章鱼除了具备思考能力,模仿能力外,它们还有着使用、制造工具的能力,懂得敲碎椰壳,利用坚硬的椰壳保护自身。
不仅如此,章鱼还具备着“情绪和记忆”,此前德国科堡市海洋之星水族馆里就曾发生过一件怪事。
在某个清晨,水族馆员工上班时发现电力系统莫名跳闸,整个水族馆陷入黑暗之中,起先以为只是意外,然而第二天一早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为了探明究竟,他们便决定在水族馆中“守株待兔”。
在隔天清晨时,他们如愿抓到了“罪魁祸首”,然而导致电力系统跳闸的并不是人,而是仅有6月大的章鱼奥托。
当时奥托爬出玻璃缸,对准瓦的聚光灯喷水,一下使得线路短路,水族馆空气开关保护性跳闸,对此员工一致认为可能是灯光影响到奥托休息,出于愤怒下,它才做出“熄灯”的举动,据员工所言,奥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这么做。
根据科研人员的实验以及奥托每隔一段时间的“熄灯”行为,我们不难看出章鱼具有着极高的智慧,一定的学习、模仿能力,且还拥有情绪、和记忆力,当然这还不是章鱼最让人诧异的地方,与智商相比,它们的生理结构更令人吃惊!
要知道,包括人在内,大多数生物都只有一个大脑且大脑都位于头部,然而章鱼却截然不同。
它们拥有3个心脏,9个大脑,其中只有1个大脑位于头部,其它8个大脑则分别处于8条触手中,使得8条触手能够在独立大脑控制下独立运动,也能接收头部大脑发出的信号协同工作,其灵活程度远高于人类对手脚的控制。
不过相比人类大脑拥有亿个神经元,章鱼仅有5亿个神经元,其中2亿个位于中枢大脑,剩余的3亿个则分布在8条触手中,组成独立神经索,以此减轻大脑的负担,毕竟章鱼触手极为敏感,有着包括味觉、嗅觉在内的万个感受体,一旦8条触手一同运动,足以让章鱼“大脑爆炸”,一个脑子根本无法同时处理那么多信息。
因此章鱼的每条触手都由独立大脑处理,遇到难题时再由中枢大脑进行任务拆解、分工合作。
但这只是章鱼的身体构造,最为独特的还是它的大脑构成!章鱼虽然仅有5亿个神经元,但却构建出种原钙粘蛋白,这种钙粘蛋白对神经元突触的发育有直接影响!换句话说,脑子好不好,就是由原钙粘蛋白决定的,而章鱼足足有种,脊椎动物仅有70种,甚至章鱼的基因内还有种“锌指”基因,这种调节大脑的基因人类仅有种。
我们很难想象它们是如何在仅有5亿神经元的情况下,构建出比其他生物还高智商的大脑,而人类若是有着与之相同的大脑构成,说不定科技将会更加发达!
而除了多个大脑、“锌指”基因高,章鱼最令人诧异的还有一个堪称BUG的能力——自我编辑基因!
生物遗传基因构造的搭建,都需遵从“中心法则”,DNA就像是磁带一般记录了这个生物的所有性状,而蛋白质必须通过DNA才能表现出比如长相、毛发等特点,简单来说就是从信息转为现实。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DNA副本——mRNA,mRNA携带着遗传信息,它会告诉其他蛋白质“头发要什么颜色”“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而目前已知的生物里,仅有人类和章鱼,能够做到对mRNA进行修改与编辑,但两者相比下,人类只能做到编辑少量的mRNA,
这种编辑微不足道,小到都无法控制自己出生时候的眼睛颜色,但章鱼却可以!
年,科研人员通过研究章鱼的DNA蓝图,发现章鱼有着大量与大脑相关的基因,而此类基因只在有脊椎动物身上发现过!在无脊椎动物身上发现有脊椎动物的基因,因此科学家猜测章鱼的智力很有可能因自我编辑而来。
有极高的智慧、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能够进行基因编辑且具有着情绪,和比人类强悍数倍的肢体操控能力,看上去如此“完美”的章鱼,为何没在海洋中产生文明,一统所有海洋生物?
其实章鱼之所以无法产生文明,与其存在的3大“缺陷”有关。
虽说章鱼是无脊椎生物中的“异类”,可在自然法则的约束下,无脊椎动物神经传导速度比有脊椎动物慢,同时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在体型和智力方面都进一步受到了限制,哪怕章鱼再不服命,将大脑进化到了“极致”,也仍无法突破无脊椎的限制。
其次海水中的低浓度氧气不足以让章鱼演化出更多的神经元,而仅有5亿的神经元也决定了章鱼无法进行对复杂问题的思考,遇到难题时它们更多会遵从本能行事。
而除了脊椎和神经元的限制,章鱼无法产生文明的关键因素在于它的寿命以及繁衍方式。
章鱼平均仅有7年的寿命,哪怕是普通鱼类寿命都比它们长久,且它们在繁衍后代上有着极为特殊的习性——繁殖后就会自杀。
每当雄性章鱼与雌性章鱼繁殖完后,雄性章鱼便会开始绝食,在三四天内就会慢慢“饿死”,而雌性章鱼则会退回巢穴产卵,并经常往卵上喷水,这个阶段的它们虽然不会外出捕猎,但仍会食用路过的小鱼小虾。
三四天后,雌性章鱼就会同雄性章鱼一般绝食,在没有能量摄入的情况下,它们会变得无精打采,慢慢地雌性章鱼会变得愈发焦躁、有时候甚至会吃掉自己的触角,等到小章鱼孵化时,雌性章鱼早已饿死,或是将自己啃食得“一干二净”。
这时刚孵化的小章鱼们不得不面对“父母双亡”这一残酷的事实,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小章鱼生下来便只能自力更生,无法从父辈学习到有关于生存的技巧,彼此间缺乏代际交流。因此,即便一只章鱼在有限的寿命中掌握了许多的知识,但这份知识却无法传承下去。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不是还有其他章鱼可以进行知识传递吗,但遗憾的是,章鱼的生活方式使得它们很少有群体间的互动,很多时候你能在海中见到一两只章鱼,但却见不到一群的章鱼,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知识与生存技巧都无法有效传播,导致小章鱼出生之后不仅得重新摸索,还很大可能性因经验不足而被其他鱼类吞食。
神经传导速度慢、神经元数量少、寿命短且无法进行知识传承,成为了章鱼无法产生文明的关键因素,而也因对于自身脑部的过度开发,导致章鱼没有过多的精力对肢体进行“升级”,柔软的肢体使得它们成为了海洋中最易捕食的生物。
当然如果抛开这一切限制,我们不难想象,章鱼能够成为与人类一般的存在,创造出一个辉煌的海底文明,毕竟在海洋环境中,它们都能做到将自身进化到极致,如果它们能够于地面上生存,那么届时世界很有可能“换个主人”,那个时候在它们看来或许人类和猩猩相比仅仅只是更聪明一点罢了。
那么最后,对于章鱼不服命的极致“进化”,你又有何感想?欢迎于评论区中与进行探讨,如若想了解更多科学、科技知识,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