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imagecredit:tinyurbankitchen
先和大家汇报一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会生活在新加坡啦!哼哼已经在新加坡半年了,我计划之后过去。因为疫情机缘巧合,能重新回到亚洲,还是很高兴,和家人又近了一步,新加坡也有很多美食,重新开放边境后还能去东南亚其他国家旅行,开心。
这次选择从厦门飞新加坡,我和厦门的缘分,好像都是和长途旅行有关。小时候去玩过一次,记不太清了。之后是去年我们从美国回国,在厦门隔离。隔离酒店在海沧区,有两个大大的露台可以看海。十四天的隔离很快就过,所以现在说起隔离都没什么抵触情绪,也是托了这家酒店的福。最近就是这次飞新加坡,飞行时间4个小时,蛮近的,时间又合适,就决定从厦门走。当然还有一个理由,是想好好看看厦门,上次落地直接被拉到酒店隔离,结束后再被统一送到机场(福建的隔离政策很严,不可以在境内逗留),多少有点弥补的意思吧。
长途,旅行,定居,返乡,更是很多福建人的命运。厦门,乃至整个福建,尤以福州、泉州为代表,是中国有名的华侨之乡。十九世纪下半叶起,福建人数次浩浩荡荡的下南洋,背井离乡,不过就是为了富贵险中求。团结传统的福建人和自己家族,近乡人扎根在一起,为当时需要大量基建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南洋地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奋斗史实在太过壮阔和不易,不会被轻易提起,然而生活里桩桩件件的小事都可以看到华人的成就,在新加坡随处听到看到华文,就是我们可以珍惜的先人成功拼搏的成果之一吧。
说回厦门,我们这次入住的安达仕酒店的设计灵感就是“将厦门‘海上花园’的城市印象融汇在承载了当地华侨文化的大别墅里”(官方介绍)。安达仕也是我爱的凯悦集团的一条支线,品牌定位是LuxuryBoutique,比起柏悦的"Luxury",安达仕重点在"Boutique",那要的就是年轻化,个性化,创意,对当地文化的体现。看到的建筑和城市是呼应的,听到的音乐能感知到周边的氛围,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契合酒店品牌的风格做出的设计选择。安达仕好玩就好玩在会有惊喜,不像有的酒店住多了会有熟悉感,也可以是套路,安达仕只有一个大的理念,但没有固定的标准。作为一个带着好奇心在旅行中的人,想要的不过如此吧。
我还顺便捋了一下现在全球的安达仕,没数错的话,目前应该有26家,包括即将开业的巴厘岛和加州棕榈泉。圣地亚哥居然有,我居然没去过...中国大陆也是安达仕积极开辟的新天地,深圳和厦门都是年开业的,之前只有上海一家。
还没进酒店车道,就被热带植物的绿意吸引,和出租车的座椅套很搭(诶,这不是BV绿么),氛围感营造出来了。
入口处自由垂落的水晶装置的灵感是厦门本地的鹭,鹭岛嘛。
大宅的定义,在第一眼看到整个建筑就有了概念。高度,大小,都不太像现代酒店的样子,反而像走入一间私人宅邸。步履间,现代化的南洋风格装置一下子把人带回到那个奔波流动的旧时光,所谓oldmeetsnewandeastmeetswest,被历史启发的设计,被设计触发的感受,都被好好地安顿在一起。
拱形设计,行李箱,陶瓷大碗,娘惹花砖,小画,藤编桌椅,木地板,百叶窗,几何图案的地毯...
就连浴品也是下足功夫,AzziGlasser是知名酒店备品LaBottega的香氛师之一,这是她为厦门安达仕做的特调。不止味道,瓶子上的只言片语就把人代入氛围了。
“这香气,弥散在缓慢流动的时光里,印刻在无日期的明信片上,流淌在火车上被遗忘的手提箱李“。
要不说好的设计师,总是更懂当地呢。
酒店的天花板很高,各个空间被走廊连接起来,走廊有很多落地窗,落地窗外有很多大型绿植。这些白天拍的照片更显的空间明亮宽敞,一如日照充足,很晚才日落的南洋。
很多人说厦门安达仕出片,本来我是挺不喜欢出片这个词的,但确实这家很好拍啊!!好拍是因为好看,所以算是一种大大的肯定。酒店的大堂吧兼下午茶也很好看,当时人很多就没好意思拍,希望你看到的时候也会眼里放星星。
另一个厦门安达仕给我的惊喜是它的自营中餐厅-壹佰零壹號,主打闽菜。正好今年的餐厅周赶在我们在厦门的这几天,就选了壹佰零壹號的套餐。两个人吃真的是太多了,不过也尝了很多厦门的特色风味,炸醋肉(这里是鹅肝炸醋肉),花生汤,某种特色的鱼,还有不是福建特色也好吃的手工芋泥煎带子,但是我最最喜欢的竟然是烤鸭。在厦门吃到超过北京很多名店的烤鸭,也算是意外惊喜了吧。后来了解到凯悦集团餐饮的招牌就有北京烤鸭,第一次吃,确实不错,很推荐。
餐厅的设计,秉承一贯的美感。
茶壶盖子上绿色的点儿很点睛。
相比壹佰零壹號,同属安达仕的糖立方就有点逊色。糖立方做西餐,位置是在酒店和万象城之间(酒店通到万象城也就1分钟吧),挨着万象城就有人流,累了在这里小坐一下吃点东西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酒店有送糖立方的套餐,不推荐去吃,占了吃鱼丸粉沙茶面的肚子,如果酒店没送,自己花钱,那就更不要去吃了,去哪吃不行呢(抱歉实话脸)。
这家安达仕不仅离万象城近,过条马路就是有名的老街区,湖滨四里。我和我妈闲逛,发现这条街上很多小吃啊,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本地人特别爱的美食一条街。可惜写这篇文的时候,因为拆迁的原因店家会从年5月起陆陆续续搬走,不过大部分店铺都还是会在周边,尽量聚在一起。
老字号四里沙茶面(总店),可以加很多料,一碗下来要二三四十块吧,不算便宜。我吃过的沙茶面不多,不过可以感觉到这家属于沙茶不浓郁,偏淡的口味,可能外地朋友比较适应。
有名的东东炸料,在万物皆可炸的闽南,炸料一定要试一下。我点完以后,旁边的小哥哥点了炸鲨鱼,说很好吃,我也立马追加,也不管这名字听起来有多虎了,确实很鲜嫩酥脆,只是炸鲨鱼真的是鲨鱼肉吗?有没本地朋友来解答一下。
哦对了,沙茶面店里的服务员小姐姐买了一大袋炸菜丸,我点面的时候问她这是什么,她说这是我们自己吃的,不卖??
为了这碗冬粉鸭,第二天中午退房后来又来四里吃。真的是有人会把车停在店门口(小路上),进来吃东西的。
老板看我们外地的,特别关照口味,一直问吃不吃的惯啊,好吃吗,汤不够可以加,很暖心。这一份粉里的鸭肉就给的足够多,我们还另外点了白切鸭,不想辜负店家只能吃到昏厥。鸭肉很嫩没有怪味,自制蘸料优秀,汤底干净清甜。粉丝也特别多,如果吃不完怕浪费,可以让叔叔少装点粉。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阴天,热乎乎的喝点带姜丝的鸭汤很酥糊。
这条路上还有黄记四果汤,阮记炸鸡腿,真真厦港卤味,还有我心心念念的陆缘桂林米粉,据说是厦门最最出名的桂林米粉。
沿着湖滨四里走下去,也就五六分钟吧,有个不大不小的南湖公园。晚上吃完小吃,过去溜一圈美得很。
虽然只在厦门住三个晚上,其中一晚也要去心仪的华尔道夫体验一下。和安达仕差不多的内地市场,厦门是华尔道夫在中国内地的第四家(全世界可能30+)。这是我第一次住华尔道夫,确实和我心中WA的印象一样,奢华贵气,流光溢彩,不过也有美中不足吧。
门口的锦鲤池,应该很受喜欢。
大堂吧和前台是有明显一道门分隔开的,我不太喜欢大堂吧的设计和装修,有点杂乱,选品也没有高级感。
据说房间有两种选择,浅色配绿色大理石,深色配红色大理石,我们被分到了深色系。房间除了洗手间的大理石略炫目,其他还是很以低调沉稳的美式质感为主基调的。说真的哦,这个玻璃门配大理石,炫是蛮炫的,就是需要时间习惯。
我妈要特别表扬一下这个浴缸出水口,出水快。
华尔道夫有两个重要的地方,标志着它的传承,其中之一是餐厅兼酒吧羿庭(PeacockAlley)。说到这就必须说回最早的一家华尔道夫,纽约华尔道夫,也是最无法替代,最能体现WA特色,最能体现美国二十世纪的纸醉金迷,风华绝代的一家华尔道夫。
这是一张在ebay上卖的明信片,没有标明年代。
年,在华尔道夫举行的盛大的舞会,可能只是那个年代的日常。
?ullsteinbildviaGettyImages
年,肯尼迪夫妇在华尔道夫的cocktailhour。
?TheLIFEPictureCollectionviaGettyImages
年代,贵妇们在华尔道夫上麻将课。
?BettmannArchive
建筑学家RemKoolhaas在他的书里写到,
“Waldorfpullssocietyfromitshidingplacestowhat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