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哔哩哔哩网站,你能发现年轻人越来越热爱古典音乐了。年2月,B站“古典音乐”频道,有10.4万个视频,达到了3.1亿次的观看量。仅用了14个月,这组数据便翻了一倍——截至目前,B站“古典音乐”频道有19.9万个视频,共计7亿次观看。曾经紧扣时代脉搏,却逐渐阳春白雪起来的古典音乐,在B站这个年轻人的地盘再次与时代紧密联系起来。
在新媒体开辟新天地
年初爆发的疫情让所有线下音乐活动暂停。面对行业重创,音乐家们没有消沉,而是积极地在新媒体开辟新的天地。
年初,青年演奏家、作曲家欧阳东方在网上寻找灵感时刷到B站的音乐视频,“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很多UP主(编者注:上传者)自己创作演奏作品,非常有意思,有些艺术水准也很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欧阳东方心里响起一个声音,“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欧阳东方在B站注册账号“拿弓子的波塞东”,年2月上传了第一个视频——他自己改编、演奏的《钢琴曲〈小星星〉和声变得很魔幻》。
“梦开始的地方居然不是小提琴。”波塞东新粉丝“考古”到这支视频时在下面留言,“听得出来UP不太擅长钢琴。”欧阳东方回复道:“可以说基本不会呢……”最初,欧阳东方只想把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晒出来,慢慢他发现与观众产生交流对古典音乐从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拿弓子的波塞东已发布条视频,在B站拥有粉丝22.8万。
与欧阳东方相仿,青年作曲家刘尔东与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易经明面对不景气的演出市场时也选择变身UP主“尔东和小明”,通过视频表达自己。他们制作第一支视频《〈甄嬛传〉红颜劫》,力图用西方乐器讲述最美的中国故事。之后,他们又制作了多个视频,粉丝却不见涨,一个月过去仍然只有人。“当时在B站做UP主的古典音乐家不是特别多,古典音乐也不是特别主流。但是我们觉得应该能成,不是能有多少粉丝,而是我们想表达的音乐能在这里找到共鸣。”年1月,第一个播放量突破百万的视频出现了——《世界级音乐复刻〈猫和老鼠〉!全站第一弹!》。
视频中,他们只用钢琴与小提琴还原《猫和老鼠》音乐。想要复刻《猫和老鼠》中的音乐,无论是从音响设计、作曲技法,还是从它的演奏完成精彩程度上来说,都是世界级难度。挑战还原它,除了需要非常大的勇气,还需要极其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刘尔东为了扒谱子几天吃不下饭,易经明直呼:“《猫和老鼠》太难,练完可以去参加国际比赛了。”
目前,刘尔东和易经明的《猫和老鼠》系列已相继推出《飞行猫》《万能指挥家》《隐形鼠》《海底新乐园》。其中,《海底新乐园》是该系列中准备时间最长且演奏难度最高的作品。“大家看着我们演奏得欢声笑语,其实这背后是我们几个月来无数次的排练,受尽了折磨,连做梦都是梦到在水里面演奏。”
易经明用一把小提琴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各种不可思议的声音效果。《猫和老鼠》这样极致的“简单”和“复杂”造成的反差给他们带来无穷的震撼,“原来我们童年里最纯粹的欢乐与感动背后,是大师们巧夺天工的创作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猫和老鼠》成为了一部不会被时间褪去色彩的经典作品。”刘尔东与青年易经明已经是全职UP主,尔东和小明在B站拥有45.5万粉丝,每周分享一个他们精心挑选、自己也非常有共鸣的改编或原创的音乐作品。
古典音乐正变得更有趣更好玩
不仅职业音乐家,西安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职业乐团也加入UP主的行列。年5月22日,中央民族乐团作为UP主发布第一支视频《官方
〈印象国乐〉VCR:属于那场盛宴的回忆》,它在B站的代表作《高能预警!国家队来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琵琶斗琴〈野蜂飞舞〉》播放量35.2万。中央民族乐团问网友,“大家还想听什么呢?”网友“鲨鱼家的Sora”想听“李斯特的《钟》”的回答收到了个赞,中央民族乐团回复,“安排,尝试联系郎朗ing。”
“整活能手”西安交响乐团在B站的官方账号“XSO西安交响乐团”拥有30.3万粉丝,乐团全员出镜参与视频拍摄。其中,白东旭、时少恺、于丁、赵子杰组成的“西交四闲”是被网友推举“成团”的四重奏。不同于传统的弦乐四重奏,西交四闲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组成,他们拍摄的第一个爆款系列是“乐器互换”。
所谓“乐器互换”是让大提琴手拉小提琴、小号手吹圆号……总之哪个不会演哪个,演出“车祸现场”像极了当年学乐器的模样。“每天在乐团里耳濡目染,都清楚对方的乐器是怎么个拉法儿,没想到实际换过来会那么难。”中提琴手时少恺是四位乐手中最先出镜的一位。年初,他接连发布两条视频《千万别学中提琴!》与《魔性预警!中提选手的练琴日常》。视频中,他开启自黑模式,演绎了中提琴常遭遇的种种误解,调侃闭关在家多日的中提琴手练琴日常,“谁说中提琴只能‘空擦擦’?我们还能花式‘空擦擦’!”
年1月,“学琴的人都经历过的事”系列短视频上线,西交四闲把学琴路上的历程都拍了出来。“把他们背后的经历和想法展现给大家,可以让观众更加了解艺考生这个群体。”西安交响乐团品牌经理郭睿发现,有些观众也许不了解西安交响乐团,却因为喜爱西交四闲,买票走进音乐厅。虽然看上去不是为古典音乐而来,但人们还是走进音乐厅,安静听完整场演出,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这是古典音乐界走出‘信息茧房’,告别高高在上,积极拥抱新时代的信号。”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张燚认为,新媒体不会来主动适应古典音乐,而是需要古典音乐主动起来,利用新媒体,找到自身的更多可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幽默、接地气。
经营新媒体过程中,郭睿总结出“有趣+演奏,是网友们最喜闻乐见的”。西安交响乐团的新媒体推广是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变化的。年起,西安交响乐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