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奇妙的海底冒险,是给孩子很好的科普读

北京专治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26.html

年,BBC推出《蓝色星球2》的海洋纪录片,把我震撼了。在看的过程中,除了发出“好美”两字,再也找到其他形容词。

《蓝色星球2》

在深海里,每个生物身怀绝技。没有几颗牙齿的猪齿鱼,每天绞尽脑汁打开蛤蜊,就为了一口吃的;斗鸡眼鱿鱼两只眼睛,大小不同,看的方向不同,右眼小看下方,左眼大看上方,既能感知光源,也能探知周围猎物的轮廓;宽嘴海豚,喜欢用柳珊瑚按摩腹部,因为柳珊瑚的粘液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据了解,这次BBC制作组的足迹,几乎踏遍世界各地的大陆和海洋,甚至包括南极冰盖下米深的海底。尽管如此,海洋世界依旧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海洋生命的悸动。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仆人康赛尔和鱼叉手尼德·兰跟着鹦鹉螺号尼莫船长在海底探险。

这本年出版的书,和年《蓝色星球2》记录的海洋世界同样精彩。你能看到,比《蓝色星球2》里更神奇的生物;也能看到,海洋对生命的爱与包容;还能看到,海洋与陆地一样,人类也是可以生存的;更能看到,人类对海洋生物的滥杀。

我最喜欢的人是尼莫船长。他是鹦鹉螺号的船长、建筑师和工程师,更对海洋充满无限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他的家人被杀害,是大海给与了他容身之所。

所以,在本书刚开始的几章里,很明显能感觉到他对陆地的厌恶。直到结尾,他在一幅妇人和两个孩子的肖像前,跪下哭泣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真正的原因。而这一幕,也是阿罗纳克斯对他最后的印象。

那个曾说出“大海给我一切,总有一天,一切都要归还给他”、“在这汪洋的大海里,人类不是孤独的,他们能感到周围处处都有生命的悸动”、“你看这大海,它难道不是有生命的吗?它不是也有愤怒和温柔”的人,就这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现在重新回到原点,让我们跟着这个男人,开始一场奇妙的海底冒险吧。

一、神秘的海底森林是什么样的?

在进入海底前,阿罗纳克斯穿好连体的潜水服,和鞋子也连在一起,再戴上球形头盔,腰上别着猎枪,背上氧气罐,就这样下水了。

这些装备穿在人身上非常重,寸步难行。但一入海底散步,再也没有沉甸甸的感觉,反而很轻松。眼前所见的景象,他说这种奇妙的经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首先让他吃惊的是阳光的强度,竟然能照到水下三十英尺(9.1米左右)的地方;其次,海底的花、岩石、植物等一接触这样的光线,边缘就呈现出太阳光的七彩颜色,仿佛看到了彩虹;然后,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随处可见。

在他们走了一个半小时,快中午时,尼莫船长说,前方就是克雷斯波森林了。

这里的森林是怎么样的呢?所有的植物没有根,枝条都笔直伸向洋面。

换句话说,这里是一个垂直的世界。而且,海底的植物是不开花,它们大部分没有叶子,只有奇形怪状的薄片。

往前走,地面不断下斜,坡度越来越大,就好像进入狭小的山谷。再继续往里走,土地开始变得贫瘠,植物渐渐消失,只有动物仍然到处都是。

由此可见,在海底,动物的生存能力比植物更强。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蓝色星球2》

这场海底散步,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左右结束,差不多六小时的旅程,带给阿罗纳克斯和我们,多大的震撼啊。

当地平线切分了海洋和陆地,把地球一分为二时,海洋其实是另一个陆地。凡是陆地有的,海洋基本也有。唯一不同的是,阳光对海洋来说,是奢侈的,尤其是对植物。

在陆地上,光对植物的生长和形态结构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打个比方,人靠吃饭才能存活,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饭。没有了食物的来源,或者说食物少了,那么植物就难以生存。

所以,海生植物才那么羸弱。他们拼命垂直生长,正是因为阳光在海平面上啊。于是,造就了特殊的生活方式。

二、人在海底是如何生存的?

一个鹦鹉螺号完美解决所有问题。

鹦鹉螺号模拟人类居住的家,有餐厅、卧室、厨房图书馆、船员舱室等等,运行靠的是电。尼莫船长说,他的一切都取自海洋。利用海洋发电,电供给鹦鹉螺号热、光和动力。

此外,船上所有人的吃与穿都来自海洋。尼莫船长获得食物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利用渔网捕猎,就像古人会去森林里打猎是一样的。比如,奶油取自鲸类,糖取自大海藻,肉取自海龟里脊和海豚的肝。

因为尼莫船长从来不吃陆地动物的肉,所以他的食物都是来自海洋。用他的话来说,海底下有他的私人产业,他开垦后,造物主会亲自播种,他只需做个“不劳而获”的人就好了。这就有点像殖民地的意味,只是陆地上殖民地被统治是人,而在海洋中,被统治的是植物和动物。

可能有人会说,会不会破坏海底世界原来的生态平衡呢?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会。尼莫船长是那么喜欢海洋,那么热爱海洋,他不会让自己变成刽子手,更不忍心去破坏。他仅是在原有平衡的基础上,再去获取他所需要的东西。这算是“盗亦有道”吧。

《蓝色星球2》

再来说说关于呼吸的问题。虽说电不能提供呼吸的空气,但它可以把空气送入特定的储气仓里,这样,就能在海底随心所欲。不过,尼莫船长还是会不定时地浮到海面上,去获取新鲜空气。

那么有人死去,他们会去哪里呢?珊瑚王国是最后的归宿。在珊瑚王国里,有一片空地便是墓地,中间竖立着一副珊瑚的十字架。十字架的周围有一个个坑,每个坑就是一座坟,坟底下葬着尼莫船长的同伴们。

他说,即便死去的人被所有人忘记了,他们也会永远记得,珊瑚虫也会永远保存起来。而且,这里不受鲨鱼和人类的侵扰。同伴们能在这里安静地长眠。

难以想象,尼莫船长说出这番话时,是有多么地心痛。看着他们熟练挖坑的动作,我在想,他们是送走了多少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熟练的程度。

所以你看,海底世界样样都有,人也是能在海底生存的。只是居住的环境,从陆地变成海洋,其他都不变。

三、你听到海洋世界的呼救了吗?

没有。我们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尼德·兰是个鱼叉手,他的血液里流动着残杀动物的因子。当他看到海面上有一群南极鲸时,第一反应是去捕鲸,为了不忘记自己的老本行。所以,他向尼莫船长请求捕鲸,但被拒绝了。

尼莫船长说,追捕儒艮是为了给船员弄点鲜肉。现在只是为杀害而晒还。他知道这是人类的特权,不过他不允许这类生命的消遣。

是啊,做同一件事,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生存,后者是消遣。这些消遣,完全是没有必要存在的。在很多人类的眼中,他们看到的不是生命,而是一堆闪闪发光的金子。就像尼德·兰说,这群南极鲸,足够让一整个捕鲸队发财。

换言之,人类残忍地杀害它们,仅是满足一己私欲。原本南极鲸、长须鲸等动物的生存就十分不易,它们的天敌也不再少数。人类再去横插一脚,让它们腹背受敌,直接导致它们走向灭绝。

《蓝色星球2》

而且,这也成为一个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我们都知道,要重新打造一个和原本一样的生态系统是有多么的不易,需要付出极大的金钱和精力。有时候,就算如此做了,还未必能转好。

归根究底,还是人类给自己犯的错买单。一个小小的举动,很多时候足够引起蝴蝶效应的。

这样的事件,在陆地上也存在。比如国家已明令禁止象牙贸易,利欲熏心的商人还是前赴后继,一批又一批地杀害大象。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会想,如果哪天地球上什么动物都没有了,都是被自己作没的吧。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能告诉孩子,保护动物,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尤其是濒危动物。虽说无法杜绝交易,个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但我始终相信,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当我们能约束自己,其实就是在保护动物,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四、写在最后

在《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还有海底平原、阿拉伯隧道、海底煤矿、希腊群岛等地方。

每个地方写得都十分精彩,既能通过康赛尔的介绍,这个行走的百科全书,直观了解海底生物,增加知识,更能激发孩子对探索海底世界的求知欲,以及对世界保有的好奇心。

这场奇妙的海底冒险,是给孩子很好的科普读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com/flly/12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