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
中药名:山豆根(地下茎,东北、华北商品名)
土名:金丝钓葫芦、小青藤、黄藤根、黄根藤、大叶马兜铃
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数米,全株近无毛。根茎长,较粗壮,黄褐色。小枝具纵条纹。叶互生,有长柄,楯形,基部心形,先端急尖,长达6~12~15厘米,宽达6~12-17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色淡,嫩叶有微毛,以后平滑或于背面生黄绿色的毛茸。花腋生,形小,直径3~4毫米,黄绿色,雌雄异株,雄花通常具萼6枚,花瓣6~9,雄蕊20左右;雌花通常具3心皮。核果肾圆形,径1厘米左右,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科属:防己科蝙蝠葛属
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
采集:藤茎。8~11月割取藤茎;根茎。4~5月或8~10月间采挖
归经:归肺、胃经。
性味功效:性寒,味苦。祛风清热,理气化湿,消肿止痛。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齿肿痛,风湿痹痛、麻木,水肿,脚气,痢疾肠炎,胃痛腹胀,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痈疖肿毒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钱。
应用:1.痢疾、肠炎: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根五钱,徐长卿三钱,水煎服。
2.四肢麻木:根五钱,水煎服。
3.腰疼:藤茎二两(老人用三两),酒煎服。
4.绦虫病:根一至三钱,水煎服。
5.胃痛腹胀:根或茎藤二至三钱,水煎服。
6.喉中发痈: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永类钤方》)
7.喉风急证,牙关紧闭,水谷不下: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之,咽下。(《外科集验方》)
8.齿痛:根一片,含于痛处。
9.黄疸:根研末,空心以水调服二钱。
10.头风,头上白屑,疮癣:根,研末,油调涂。
11.狗咬,蚍蜉疮,蛇咬,蜘蛛咬,秃疮:根,水研敷。
12.宫颈糜烂:根研成细粉,高压消毒。先以1:新洁尔灭消毒宫颈,后用棉球蘸根粉涂宫颈糜烂处,1~3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13.扁桃体炎,咽喉炎:根、鬼针草各2.5斤,磨粉过筛,制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次2~4片,日服3次。
附注:
1.商品山豆根,应用较广的尚有下列数种:
①北豆根(蝙蝠葛根)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
②土豆根
为豆科植物华东木蓝、多花木蓝、宜昌木蓝、苏木蓝、陕西木蓝、花木蓝的根及根茎。
③云豆根
为豆科植物卷圈野扁豆的根和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根茎。
④广豆根
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茎。
2.本种全体均含有生物碱—一蝙蝠葛碱、青藤碱和四蕊千金藤碱。有降压和镇静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