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迷雾与当局者迷

日本作家半藤一利所著的《燃烧的海洋》(レイテ沖海戦,中文版八旗文化年),最初成书于昭和四十五年。时隔多年之后进行了篇幅上的较大调整之后,于平成十二年在日本再版。而中文读者见到此书的时候,则是平成时代即将步入尾声、令和时代在地平线上挥手的时候了。

这本书讲述的是昭和十九年(民国三十三年,公元一九四四年)十一月爆发的日美雷伊泰湾海战。这场在战前被日本帝国大本营视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的战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重大的偶发事件,使得一切都在本可以按照计划进行的情形下走向了反面,成为画下日本帝国败亡图景的终焉之战。

这场战役, 体现了战争迷雾的威力,以及在战争之中的当局者的“迷”,是任何认为战争可以轻而易举得到执行的人应该检视的教训。

雷伊泰湾海战

太平洋战争进行到昭和十九年末,昔日在大洋上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海空军已经今非昔比。曾经打美英盟军的菜鸟们像打野鸭一样的联合舰队及零式战机已经变成了被吊打的野鸭,美军已经占领塞班岛,并一步一步执行 将军的跳岛战术,迫近日本本土。在十一月份, 正在执行对日占菲律宾的登陆计划,登陆地点在今天菲律宾共和国东南部的雷伊泰湾。

从攻城略地,到如今必须确保交通补给线,日本帝国的窘境可见一斑。大本营认为,如果任由 占领菲律宾,那么日本的南洋补给将完全断绝,帝国将被掐死。所以,豁出一切、确保补给线,成为了燃眉之急的国策。而联合舰队则被视作执行此一国策的代价。

这时候的联合舰队,在丰田副武司令长官的治下,已经不是当初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时代的壮盛军容了。仅存四艘在役航空母舰,空母上的战机也少得可怜,不得不出现了“航空战舰”这种把战舰的后半段铺上甲板充作半条空母使用的独特兵器。

大本营制定了“舰队特攻”的计划:由空母机动部队作为诱饵,将菲律宾东部近海的美国海军特遣部队主力引诱北上,离开正在执行菲律宾登陆的雷伊泰湾(LeyteGulf)海域;同时由战舰大和、武藏为中心的巨舰大炮部队,直接攻入雷伊泰湾,对美军运输船团展开轰击猎杀, 消灭美军士兵,挫败 的菲律宾登陆计划,确保帝国补给线。

这样的计划完全与日本海军长年奉行的舰队决战思维相抵触。而且,由于缺乏飞机,这样的突击无异于将舰队当作神风特攻队来使用。所以在做计划时,面对舰队指挥官的质疑,大本营除了坚持计划不能改变之外,还语焉不详地默许了“如果遭遇敌方特遣舰队,也可以与之决战”的alternative,为日后的败战留下了一个暗扣。

作战开始后,一切都按照计划执行。拥有空母的小泽机动舰队从北诱敌,负责将“公牛”海尔赛(WilliamHalsey)上将的美军主力引走。同时,栗田舰队协同西村、志摩两舰队偕大和、武藏、长门、扶桑等巨舰(再加上传说中的雪风),从西北、西南向东,对雷伊泰湾形成钳形攻势。

由于保持无线电静默,栗田舰队与西村、志摩两舰队并未完美地配合。栗田舰队由于遭遇美军零星狙击而慢了下来,而一路顺利的西村舰队快走了几个小时,一头撞上美军严阵以待的防御阵地,几乎被全数击沉,只能在志摩舰队的协助下踉跄退却。

栗田舰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进退之后,终于鼓起勇气从北边绕过雷伊泰岛,成功形成了钳形攻势的一边钳子。这时,小泽机动舰队的诱敌任务正在完美完成中,鲁莽的海尔赛将美军特遣舰队一股脑都压向北方,追击小泽舰队。但在命令往复的混乱和语焉不详中,在雷伊泰湾海域留滞了一小支由护航航空母舰(一种商船改装的超小型空母)和驱逐舰组成的小部队。

以上这些,栗田舰队完全不知道。他们蒙在浓厚的战争迷雾之中,只能从有限的侦查、敌军的来袭情况、混乱的情报中试图瞎子摸象一样拼凑全景。不知为何,小泽舰队发给栗田舰队的通告,虽然抵达了大和号,但并未抵达栗田健男舰队司令的作战室,有可能是淹没在冗繁的加密讯息解码过程中了。

所以,当栗田舰队遭遇美军小部队时,他们不知道海尔赛的主力已经被引诱北上,还以为所遭遇的美军空母是企业号这种舰队型航空母舰。在栗田的认知中,要么,海尔赛舰队上钩北上,这一片海域不应该有美军空母;要么,诱敌失败,在此地的空母是海尔赛舰队。当栗田舰队发现了美军空母时,他们想当然地将这些护航航空母舰认为是海尔赛舰队主力的舰队型航空母舰。栗田舰队一直在遭受断断续续的美军空袭,而他们更无从知晓海尔赛的全军北上命令被误解而在原海域留下了一个小部队。

那么,结论就是,诱敌失败,他们正直接面对海尔赛的航空母舰,而且这些航空母舰还正好在大和号巨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于是,在大和号一顿巨炮修理下,美军瞬间溃败。而之前西村舰队的突击,令美军不得不继续固守南部海峡,无法分兵救援。栗田舰队一边追打着他们认为的海尔赛舰队,一边迫近雷伊泰湾,眼看就能进入海湾,完成在击溃美军特遣舰队之后再击溃美军登陆船团的壮举。

滞留在雷伊泰湾海域的美军塔菲三号小分队由几艘护航空母和驱逐舰组成,在被日军痛击之后,只能放出烟雾,向暴风雨中逃遁。若非栗田舰队主动后撤,塔菲三号将被全歼。

但混乱的情报不断涌入大和号的作战室。其中一条显示:在栗田舰队背后,也就是北方,有一支美军舰队。结合日军截获美军通讯中有关“两小时后援军抵达”的讯息,栗田分析,有很大可能战场的情况是这样:海尔赛的主力并未被引诱北上;海尔赛的主力分成了三个支队,其中一个被击溃,一支在附近游荡,但还有一支正在己方背后游荡,似乎正在布一个口袋阵,单等日军攻入海湾;雷伊泰湾登陆行动已经进行了五天,该登陆的美国大兵都已经登陆了,海湾内一艘运兵船都没有,日军进去就被包饺子。

这么一想,再加上前述“舰队决战”的思维及其暗扣还在摆荡,栗田舰队在距离海湾一万多公尺处转向,北上追击想象中的幽灵舰队。这给了美军关键的驰援时间。尽管海尔赛主力只会东奔西跑,但上述“两小时后援军抵达”的真身——从东部海域兼程来援的马侃(JohnMcCainSr.)舰队(联邦参议员约翰·马侃R-AZ的祖父)已经不断将舰载战机抛到战区,追打栗田舰队。

栗田舰队虽然没有捕捉到任何幽灵舰队,但在不断的被追打下,错失战机的他们再也没能转向雷伊泰湾,只能原路返回,一路上留下几艘沉船,秘密武器大和号战舰未能在雷伊泰湾之内对美军运输船团发射四十六公分巨炮,只能黯然默默迎接来年的菊水特攻。

而诱敌的小泽舰队,几乎全灭,四艘空母全被击沉,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就此消亡。此后,战舰用于特攻,刚完成的空母也只能在家门口被击沉,海军作为日本帝国一个有作用的军种应该是灭亡了。

瑞鹤号空母倾覆的瞬间。小泽舰队几乎全灭,这彻底葬送了联合舰队的战力。虽然后来仍有信浓号巨型空母问世,但在首航十七个小时后即被美国潜舰击沉。

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菲律宾登陆,迅速扫荡菲律宾列岛,将日本本土纳入日常攻击范围之内。日本帝国的最期也就此敲定了。

切勿轻易言战

有一些没有经历过真正战事的人,总会积极地言战。在他们看来,战争是解决棘手问题的简便方式。相应地,看了很多战史、战争电影或者玩过战争游戏,因为享有着纵览全局的斜四十五度“上帝视角”,或事后诸葛亮地“看两边牌”,战争本身也会十分简单:做好计划,按计划执行,噔!凯歌就像是微波炉的定时器一样响起了。

但经历过战争的人会告诉我们说:所有的作战计划会在开 枪之后作废。到了战场上,摆在面前的只有浓厚的战争迷雾,不仅敌人的所在与动向不一定能够被看到,协同作战时己方的位置甚至都要凭默契和很多偶然因素。

在这种状况下,参战者面前不是清晰的全图,而是硕大无朋、一个又一个占满整个屋子的“当前情资”。这些元素没有参照物,因此显得巨大,真假难辨,在真正的全图上所占的比例、位置也都无法确定。一部分高超的战术家可以过滤掉一些杂讯,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命运主宰在混沌的偶然之中。

雷伊泰湾海战战记所描绘出的,并非愚蠢和软弱,而是战争迷雾、当局者迷这两厢作用的样貌。日军诸舰队 都按照计划展开攻击,并没有超出大本营许可的范畴,所有战场执行的变更,也都是符合当时的决策理性的。日军官兵的奋战也十分努力,技巧也相当纯熟,在很多操作上都胜过美军。

但他们无法看破战争迷雾,在迷雾中作出了无法避免的错误判断;他们也无法跳脱当局者的迷思,只能在眼前巨大的决策元素中筛选、研究。栗田进入雷伊泰湾海域时对对面美军的判断,就源于迷雾和有限决策参考的无情限制:他不知道美军的情况,而也没有小泽舰队的消息,自己又在遭受肯定是来自于空母的空袭,理性结论就只有“正在面对海尔赛舰队主力”一个。而当错误的偶然(譬如小泽舰队诱敌成功的情报被埋没)介入并发酵时,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黯然吞下苦果,在战后的受访中近乎一言不发。

如果说,任何战记、战史对未来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 意义就应该是证明了战争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而是极为复杂、充满偶然、绝难参透的事物。任何战记、战史,就像是开战后的作战计划一样,只属于过去,而在战场上铺开在参战者面前的,便只有浓厚的战争迷雾,和硕大无朋的当局者之迷。

所以,看完战史,应谨记切勿轻易言战。否则,当一切都没有照着事先想当然的计划去走、在浓浓迷雾中玩儿脱了的时候,代价就是在武藏号战舰、千代田号空母、最上号重巡洋舰等等甲板上曾经见过的那些四处滚动的头颅、从筐里撒出来、没有主人的手脚,以及万里波涛中的油污和死寂了。

破老小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com/flly/10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