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世界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北纬51°29′~55°46′,东经°41′~°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年),最深处达米(年),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湖长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米,平均水深米。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目前是伊尔库次克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俄罗斯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地理试题:

一、贝加尔湖平均湖泊面积3.15万Km2,总蓄水量达23.6万亿m3,平均水深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每年有5个多月的结冰期。入湖河流达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会出现奇妙的冰裂景观——湖面上的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精巧别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打卡。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冰裂及其地理位置,读图后完成下面小题。

11.对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形成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气温上升,湖冰迅速融化

B.大风吹动浮冰运动碰撞

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

D.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与收缩

12.内蒙古东部水资源短板严重制约了其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有学者提出从贝加尔湖引水到内蒙古东部,但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①地势南高北低,运行成本高

②沿线蒸发损耗大③线路太长,投资成本高

④沿线冻土广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在图示范围内,相对于色楞格河,安加拉河()

A.结冰期短B.含沙量大

C.水位季节变化小D.径流量小

11.D12.B13.C

11.贝加尔湖的冰裂,是因为温度变化形成的热胀冷缩所导致。因为气温不断下降,因为冷缩的原因,形成湖面的下降和冰底湖水的涌动,造成贝加尔湖冰冻的湖面出现裂缝。冰裂,再一次让人领略到这个美丽湖泊的魅力。在每年的2-3月间,由于昼夜温度的变化,人在冰面上时而可以听到因冰裂而传来的低闷轰鸣声,人在上面胆颤心惊。故选D。

12.由已学知识可知,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沿线冻土分布较少,④错误。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线路较长,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高,但蒸发量小,①③正确,②错误。故选B。

13.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经度大致相同,但是安加拉河纬度较色楞格河要高,所以结冰期更长,A错误。安加拉河受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较大,又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以降水补给为主,且有贝加尔湖泊补给;而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又发源于高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安加拉河径流量较大,D错。色楞格河上下游之间地势落差更大,河流流速更快,含沙量更大,安加拉河含沙量更小,B错误;安加拉河位于贝加尔湖的下游,贝加尔湖对安加拉河的水位有调节作用,因此安加拉河径流量更稳定,C正确。故选C。

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据图说出贝加尔湖的形成过程。(8分)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第一大河,水量、水能资源均居首位。

(3)简述该河水量丰富但是水运不发达的原因。(8分)

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

(4)说明该甲地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1)(6分)东部以山地、高原为主(2分);西部以平原为主,沼泽广布;(2分)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起伏较大(2分)。(2)(8分)地壳断裂下陷(2分),形成洼地,(2分)周围径流汇入(2分),积水形成的构造湖(2分)。(3)(8分)冬季严寒,结冰期长;(2分)沿岸地区人口稀少;(2分)南北方向经济联系弱,(2分)物资运输需求量小。(2分)(4)(8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矿、金矿等;(2分)煤炭、水能资源丰富(2分)国外市场需求量大(2分):铁路交通便利(2分)。三、下图为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贝加尔湖的成因,冬季贝加尔湖部分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曾有媒体报道,蒙古提出了“北水南调”计划,并寻求与中国合作,欲将贝加尔湖湖水引至北京。有关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没有可行性,请你为专家的判断提供证据。(8分)(3)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图中甲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为什么?(6分)(4)简述图中铁路建设的意义。(8分)(1)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4分)贝加尔湖湖底热泉上涌,融化冰层或使冰层变薄。(2分)(2)地形复杂,北段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需逐级提水;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多断裂带,防渗漏难度大;冬季寒冷,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方面难度大;沿途气候干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蒸发旺盛,沙漠广布;途径三个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任答四点得8分)(3)南部城市、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北部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北部冻土广布,不利于铁路建设,修建成本高,而南方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铁路建设。(任答三点得6分)(4)完善铁路网,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该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巩固国防。(任答三点得6分)(1)贝加尔湖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因为贝加尔湖湖底断裂处不断有热泉上涌,融化冰层或使冰层变薄。(2)将贝加尔湖湖水引至北京,沿线地形复杂,北段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需逐级提水。引水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沿途多断裂带,防渗漏难度大。冬季寒冷,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方面难度大。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而且途径三个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所以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没有可行性。(3)俄罗斯南部城市、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且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北部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北部冻土广布,不利于铁路建设,修建成本高,而南方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铁路建设。所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4)南部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完善铁路网,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该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巩固国防。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跨流域调水,交通线路修建的意义。四、“贝加尔湖冰泡、蓝冰”相关试题,请搜索历史推文:()冰泡湖、蓝冰(视频+典题)五、“高跷树”相关试题,请搜索历史推文:基础知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素材来自于网络,由“学地理吧”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整理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喜欢的话别忘了分享。觉得小编够专业,点个“在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com/fldl/8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