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格陵兰岛彩色房屋

温州中学级学生小课题成果展

《以地理的视角欣赏世界各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美》

(温州中学地理实践类校本课程)

学生作者:何彦贴、陈诺

指导老师:温州中学地理组

格陵兰是“世界地图上的一大块白色标记”,映照在蓝天之下,仿佛封冻在大洋里的一座孤岛。可是在这一片冰天雪地中,也点缀着粒粒缤纷,宛若一颗颗璀璨而斑斓的宝石。

冷酷仙境

你想象中的世界尽头是什么样子的?冰山,海浪,朝霞,极光,冷酷而静谧,这些你都能在乌玛纳克觅得。乌玛纳克是卡苏伊特萨普自治市的一座滨海小城,全年有5个月沉浸在冰雪之中。驱车行驶在冰原上,从一座座晶莹的冰山越过,仿佛进入了一条永无尽头之路。远眺这座与乌玛纳克同名的山峦,青灰色的山峰冲破冰盖拔地而起,不负其在格兰陵语中的“险峻”之意。

蓝天之中,云雾如丝带缭绕着山峦,山脚下,一座色彩斑斓的小城在铺陈开来,这是“冷酷仙境”中一抹柔情,让人惊异这里的美景。因纽特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冰雪世界中,捕鱼狩猎是他们的生存依靠。冰封的小城内,很少遇到行人,但随处可见红、蓝、黄、绿、黑的各色建筑,传说这里的房屋建筑式样是18世纪丹麦传教士埃格德带入格陵兰的。

读图,分析格陵兰彩色房屋的地理位置。

格陵兰岛的大致经纬度范围约为,其主要气候类型为,其气候特征为。

仔细观察托彩色房屋,请说说房屋的材质、屋顶的斜度有什么特点?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

趣味思考:格陵兰岛的彩色房屋多低矮,难道是因为因纽特人身材矮小?请分享一下你的观点。

看屋色办事

在乌玛纳克,民居基本都是木质结构,形态简单,朝向也未有统一,房屋们的颜色并不单一,色彩各异。据当地人说,为房屋刷上不同的颜色,从而代表其用途或房主职业。比如说红房子一般是与餐饮、零售或者教育有关的建筑,学校教师也经常住红房子。街边红色物资的咖啡馆,正是最受乌玛纳克人青睐的过冬地点。不少年轻人正在埋头用免费Wifi跟朋友在社交网络上互动,这令与世隔绝的仙境突然增添了浓浓的人间烟火味道。除了红色,一般猎人和捕鱼人住蓝房子,邮递员或电信公司职员住绿房子,而警察们则驻守在黑色的房子里,医院或诊所。

圣诞老人的故乡

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属地,年始获自治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的面积略大于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人口却与袖珍效果安道尔相差无几。既然是冰天雪地,格陵兰自然会让人想起圣诞老人。虽说土耳其的伊兹密尔和芬兰的拉皮区都声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但年世界圣诞老人大会确认格陵兰才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大会的主要理由是:传说中的圣诞老人有12头驯鹿,而格陵兰恰好是驯鹿的乐园。

在乌玛纳克,除了小镇教堂之外,只有一个房子没有刷上彩漆,而是使用石块和泥炭建成。它就是坐落于乌玛纳克西部思伯乐海湾小岛上的“圣诞老人堡”。直到现在,所有的格陵兰人,乃至全丹麦人都认定,这里才是圣诞老人居住的地方。年,丹麦还特别拍摄了热门电视节目《格陵兰精灵团》,来向世人证明这才是圣诞老人真正的居住地。

读图思考

趣味思考:格陵兰岛的房屋为何要粉刷成各种颜色?

结合上述内容,请从地理角度评价格陵兰岛的旅游价值。

传统消逝

因纽特人的境遇令人担忧,与世隔绝、生态危机和遭到遗弃在这里汇合,这里不多的人口正处于悬崖边缘,灾难似乎一触即发;传统消逝的浪潮中,依然有人抵抗着——他们是最后的人。乍一看,人们也依然与两百多年前一样捕鱼打猎,尽可能尊重大自然和其中的动物。年轻一代很不一样,他们不再想做渔民和猎人,而想要变得时髦。相较于冰原的寂静,他们更喜欢耳机里的流行音乐。

传统生活方式的消失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全球的气候变暖让这里的冰层越来越不稳定,现代工业也已将触角伸向了乌玛纳克的自然景观。现在,这里不仅有了咖啡馆和夜店,也有了渔业工厂和加油站。汽车和摩托车出现在冰原上,它们让动物躲进了深山。人们从丹麦进口电视机、手机和速成食品,它们让生活更容易,却在丢弃后无法降解。在乌玛纳克,垃圾被露天焚烧,释放出有毒气体污染了空气。

读图思考

查阅资料,格陵兰岛的寒冷气候使得因纽特人产生了哪些传统习俗,而这些文化除了受到现代浪潮的冲击,还受到了哪些影响?

学习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相信同学们对格陵兰彩色房屋应该有了不少的了解,请你绘制一幅从地理的角度欣赏格陵兰彩色房屋的思维导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yua.com/fldl/6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